首页 2020 新的开始:时间成就一切
文章
取消

2020 新的开始:时间成就一切

2020 新的开始:时间成就一切


★ 资源下载汇总

公众号

扫码关注公众号回复下载

公众号

添加好友

链接失效,扫下方二维码添加我为好友,然后私聊

二维码


再过几天,2020 年就到了,2000 年前夕我们欢呼庆祝澳门回归的那一刻还历历在目,转眼,21 世纪已经过去了五分之一了。有感于此,我们就来聊聊“时间成就一切”这个话题。

2020 新的开始:时间成就一切

★ 信息 or 噪声

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,大意是:他自己“从不”关心股票每天的“实时行情”。

为什么呢?稍微了解巴菲特的人都应该都知道 —— 他的投资理念来自于本杰明·格雷厄姆创立的“价值投资理论”。对他而言,“实时行情”的波动,包含了大量随机性的市场因素,专业术语叫“背景噪声”。由于“背景噪声”的“干扰”,对他而言“实时行情”缺乏参考价值。

但是如果我们上升到更大的时间颗粒度,比如说考察某个股票走势的“周线、月线、甚至年线”,那么趋势就会显现出来。因为在更大的时间尺度,背景噪声会被过滤掉了,因此信噪比提升了,也就更容易看清趋势。

那么,这个例子与我们的“人生”又有什么关系呢?

每个人的一生,都会经历许许多多事情。其中有很多事情,当时我们觉得很重要,但是等到 10 年、20 年之后,再次回顾此事,我们很可能会发觉 —— 此事对我们的人生根本无足轻重,只不过是“噪声”而已。

前几年经常有新闻经常提到某些年轻人为了买 iPhone 手机而不惜“卖肾”;类似的新闻还包括——为了买高档化妆品而不惜“卖卵子”……,等过了 10 年、20年之后,再来回顾上述的事情,当事人又会怎么想呢。

当然,也是有“相反”例子 —— 有些事情,刚开始我们觉得并不是那么重要。但在 10 年、20 年之后,我们发现当时不起眼的事情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人生。

对我自己而言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2011 年我开始记账、2015 年我开始做读书荐书、2018 年开始写博客和公众号。记账、读书荐书、写博客,当时我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;但是几年后开始意识到 —— 不管是记账、读书荐书、写博客,都在无形中提升了我的理财、修养、自我管理的能力等综合能力。

★ 长寿 or 短命

◇ “生命周期”的分布,高度并不平均

“二八原理” —— 在任何一组东西中,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,约20%,其余80%尽管是多数,却是次要的。“二八原理”无处不在,但是为什么呢?因为大部分领域都是“不平均”分布的。“生命周期的分布”也是如此。

比如说,让我们回忆上个月看过的新闻,我们能想起几条?我们能想起的数量,相比我们上个月看过的所有新闻的总数,只是一个很小比例。而这还仅仅是“一个月前”,如果跨度是“一年前”呢,这个比例无疑会更加的低。

再比如说,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书籍出版。过了十年之后,这些书籍中的 99% 都会被人淡忘,其实说 99% 都还是保守的说法,实际比例应该更高。

◇ 基于时间的检验

上面我们提到书籍,有些人寄希望于“畅销书排行版”,想通过这类排行版来找出那些“持久性”的著作,但是事实上这个方法也“不一定”靠谱。不信的话,我们可以去查 10 到 20 年之前的“畅销书排行版”,里面的很多作品,如今已经完全被遗忘了。

“畅销书排行版”本质上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一个很小的范围,如果连它都无法保证长寿命,那其它方法恐怕就更难保证了,所以,我们认为真正靠谱的就是 —— 留给时间来检验。

★ 高价值 or 低价值

◇ DIKW 模型

很多人会有一个“误解” —— 以为“长寿”的事物也代表了“高价值”,其实并不然。

比如说,某个爆炸性的娱乐新闻,可能会在人们的脑海中留存很多年,但这“并不”代表该新闻具有足够高的价值,因为娱乐新闻并不能不提升我们的个人能力。

因此,我们是需要懂得 —— 如何从长寿命的事物中筛选出“高价值”的事物。那么具体怎么做呢?在之前的文章 如何进行一个领域知识的“系统性学习”。,提到过 DIKW 模型的。

DIKW 模型的

简单的来讲就是 —— I 没啥价值(或者说“价值极低”);K 有一定的价值;而 W 才属于高价值。

比如说“某某明星出轨了”这个就属于 I 层面——仅仅是一个信息,而“不”算知识。这个信息能提升我们的能力吗?不能!能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吗?不能!

◇ 如何区分 DIKW ?

上述只是拿“娱乐新闻”举例,具体可以看之前的文章 ,传送门 如何进行一个领域知识的“系统性学习”

★ 独善其身 or 泛娱乐化

◇ 心理舒适区

前面提到“娱乐新闻”,再顺便谈谈“泛娱乐化”。

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,有时候也被称作“泛娱乐化的时代”。大部分人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浪费在消遣性的内容。这可不是我在耸人听闻 —— 我们稍微留意身边的亲戚、朋友、同事。大部分人的大部分上网时间都是用于“消遣”(这里所说的消遣指的是,除了“娱乐新闻”,那些搞笑视频、购物、闲聊……,也都属于消遣的范畴)。

这种现象可以很容易地用心理学来解释 —— 关键在于“心理舒适区”,当我们进行任何消遣性的活动,我们就处于“心理舒适区”。顾名思义,在这个状态下,我们的感觉往往都是比较放松、舒服、惬意的。

互联网的普及、尤其是社交网络的普及,使得每个人都极其容易获得各种娱乐性、消遣性的内容 —— 也就更容易陷入相关的“心理舒适区”。

另外,社交网络背后的商业公司也在是对大家进入“心理舒适区”起到推波助澜、助纣为孽的作用,因为每一个社交网络平台都希望能最大化用户的粘性。通俗地说,每个社交网络平台都希望其用户终日泡在上面,所以,每个社交网络平台都会采用各种手段(尤其是使用技术手段来实现心理学手段)来留住用户,增加我们对该平台的“依赖”。

◇ 自控力

要想摆脱“心理舒适区”,我们需要动用“自控力”(通常也被称作“意志力”)。“自控力”其实就像是我们身上的肌肉 —— 能够通过锻炼进行强化,也会因为长久不用而弱化。而且自控力还是“稀缺资源”,很容易被其它因素消耗掉,并且一旦耗尽,“无法”立即恢复,需要一定的时间才慢慢恢复。

由于上述的特点,如果我们总是处于“心理舒适区”,我们的“自控力”总是得不到锻炼,就会更加弱化;而自控力弱化之后,就更容易停留在“心理舒适区”。久而久之,形成一个负面的正反馈,俗称“恶性循环”。

◇ 消遣性内容的危害

很多人都低估了“消遣性内容”的“危害性和危险性”。他们误以为 —— 这些东西仅仅是浪费时间。实际上,比“浪费时间”更危险的是“成瘾性”。只要我们理解了前面所说“恶性循环”,也就能理解这里的“成瘾性”。

如果根据事物的“损益程度”进行归类,所有事物大致可以分类为:1. 对我们有益的、2. 对我们无益也无害的、3. 对我么有害的。

“消遣性内容”很明显属于“对我们有害”的这类。

◇ 娱乐是危害更是机遇

“泛娱乐化的时代”当然让人感到悲哀。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,或许并没有这么悲哀 —— 当大部分人都沉迷于心理舒适区,只要我们能跳出来,在很多方面,我们都更容易脱颖而出。换句话说,我们就获得了巨大的“个人竞争优势”。

★ 多 or 少

“舍本逐末”的现象几乎每一个领域,都有人在不断地犯类似错误:只注重形式,而不注重本质和思想。

在每一个领域,都存在“本/末”的差异 —— 所谓的“本”就是指那些“比较基础、比较本质、比较核心”的东西;所谓的“末”就是那些“比较表象、比较边缘”的东西;“末”很多,而“本”很少;掌握“末”比较容易,而掌握“本”比较难。对任何一个领域而言,虽然“本”很少,但我们对“本”的掌握,都有助于我们在该领域达到一个更高的 level;相比之下,如果我们只掌握了很多“末”,而没有掌握“本”,我们在该领域的水平很难有“实质性”的提升。

对那些“舍本逐末”的人,体现出“多即是少”;对那些“舍末逐本”的人,体现出“少即是多”。

★ 慢 or 快

◇ “舍本逐末”的原因

为什么很多人会犯“舍本逐末”的错误呢?原因有很多,至少包括如下:对该领域缺乏“系统性”了解,自然无法判断哪些是“本”,哪些是“末”;掌握“末”比较容易,比较快,而掌握“本”比较难,比较慢,很多人为了“求快”,于是就会“舍本逐末”。

◇ 欲速则不达

所谓的“求快”,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“急功近利”,不得不说的是,如今的很多年轻人都有这个毛病。

当然,会有很多年轻人跳出来抱怨说:如今的生存压力这么大,不得不追求功利。然而现实更加残酷、更加搞笑的是,存在一个充满反讽意味的怪圈 —— 越是急功近利的人,反而越得不到功利。

“求快”的人只满足于快速掌握某个领域的“枝节”;快虽然快,但因为并没有掌握本质性的东西,在该领域的水平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,因此在该领域就无法具备足够的竞争力,也就是“欲速则不达”。

◇ 慢即是快

相反,那些愿意花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搞定“基本功”,打好基础的人,刚开始好像很慢,但后续的加速度会越来越快。这个过程有点类似“指数函数”,刚开始的时候,斜率很小、甚至很接近于”零“,而且初期的增长趋势很类似“线性函数”;但在某个”转折点”之后,其斜率会急剧上升,并大幅度超越“线性函数”。

★ 边际递增 or 边际递减

◇ 边际递减、斜率变小)

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在其代表作《约翰·克里斯朵夫》中有句名言:大多数人在 20 到 30 岁就已经过完自己的一生,一过了这个年龄段,他们就变成自己的影子,以后的生命只是在不断重复自己。

假如存在某种方法,能绘制出每个人的“能力时间曲线”,综合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。大部分人都是“边际递减函数” —— 斜率持续变小,而且很多人可能在 30 岁之前,该函数的斜率就已经趋向于零 —— 接近于水平线。

◇ 边际递增(斜率变大)

绝大部分人的变化属于“边际递减”。

但还有一小撮人,他们的能力曲线竟然是“边际递增”,为什么会这样呢?同样是因为互联网。

在互联网没出现之前,要想让“个人能力曲线”达到“边际递增”是非常非常难的!有了互联网之后,大部分人沉迷在“娱乐至上”的状态,但少数没有沉迷其中的人,如果善于学习、尤其是“系统性学习”,如果充满求知的欲望,如果运气还不算太差……,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,完全有可能达到“边际递增”的状态。

◇ “中年职场危机”的根源

如果我们理解了大多数人的能力曲线是这种性质,就有助于理解“中年职场危机”的本质 —— 刚工作的年轻人,大都单身、未婚、没小孩,不用顾家,一人吃饱全家不饿,而且身体好,能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,对薪酬要求也没那么高;同一个人到了中年,通常已婚,大都有小孩,多半要养家,身体也没有以前那么好,无法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,而相比年轻时薪酬水平的要求却增加了很多。

简而言之,中年员工在“成本 & 健康”方面,都变差了,优势下降了;如果“综合能力”的提升无法抵消上述这两者的下降,在上司或老板眼里,这个人的性价比就下降了 —— 这也就是“中年职场危机”的主要根源。

但对于那一小撮能够达到“边际递增”的人,他们的性价比不但没下降,反而上升了 —— 自然不存在所谓的“中年职场危机”。

◇ 关于“工作年限”的误区

很多人常犯的一个错误 —— 以线性的方式思考问题。容易犯这个错误的人,也就容易把“工作年限”混淆为“综合能力”。实际情况 —— “工作年限”不等于“工作经验”、“工作经验”也不等于“综合能力”。

在“综合能力”里面,那些真正重要的部分,通常是可以跨行业、跨领域的,而且不受年龄限制,可以受用终身。

★ 越来越好 or 越来越差

◇ 互联网及科技的马太效应

信息时代,当互联网普及之后,在很多领域产生了:马太效应 —— 凡有的,还要加给他,叫他有余;凡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。

不仅互联网有马太效应,科技也是如此的,严格来讲,任何一种科技,只要其“普及性 & 影响力”达到一定的水平,都会引发“马太效应”。互联网导致的“马太效应”如此之明显,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,渗透到每个行业,渗透到社会的每个层面。

为什么科技会引发“马太效应”呢?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原因,而且会牵涉到很多不同的领域(包括人文领域),我们考虑两点的。

◇ 科技对“闲暇时间”的影响

在工业革命之后,从业人员,包括“蓝领、白领”,大家的“平均劳动时间”处于递减状态。“平均劳动时间”递减是很正常的现象 —— 因为科技水平上升之后,从业人员,包括“蓝领 & 白领”,大家的生产率当然也跟着提升。于是,只需要更少的人,就可以创造出比以前(工业革命前)多好几个数量级的财富。

“平均劳动时间”递减,也就意味着“平均闲暇时间”递增。但是,可惜的是,大部分人把闲暇时间都浪费掉了;只有极少数人懂得利用这些空闲时间。于是,“马太效应”就显现出来的。

著名思想家胡适说过一句名言:我们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,只需考察三件事 —— 第一,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;第二,看他们怎样待女人;第三,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。虽然他说的是“国家层面”;但他所说的最后一条,放到个人层面依然适用。

◇ 科技对“行业”的影响

工业革命之前,人类社会中的行业结构,可能在几百年的时间范围内都保持稳定;工业革命之后,行业的变动开始频繁;等到互联网普及之后,几乎每年都能看到某些行业被互联网颠覆。我们本质上只有两种行业:一种已经被互联网颠覆,另一种正在被互联网颠覆。

然而并不是说,某个行业被互联网颠覆过之后,就不再被颠覆;实际情况是,某些行业会被颠覆好几轮。

不仅仅是互联网,任何一项科技成果,只要达到一定的“普及性、影响力”,就会带来行业的变化,出现新的行业、有的行业消失、有的重新洗牌。行业变动越来越频繁且剧烈,这就引发另一个层面的“马太效应”。那些难以适应变化的人,会被淘汰或被边缘化;而那些能适应变化的人,就不用担心;更牛逼的人,不但适应了变化,而且还能利用这种变化,并从中获益。

★ 写在最后

再过几天,2020 年就开始了 —— 也跨入本世纪的 20 年代,再次提醒大家,科技的发展趋势具有“加速”的特质,科技所带来的社会变革,会越来越快,而且越来越剧烈。

希望看过这文章的的人,都“不要”沦为平庸的大多数,“不要”成为马太效应的牺牲品。

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.0 进行授权